首頁>幫助中心
范德生物化學品廢棄物處理方法
廢棄物,包含的種類繁多。從實驗室產生的化學廢棄物,多數是有毒有害物質。有些是劇毒或致癌物質,對其處理不當,這些物質將污染環境,甚至可能造成嚴重后果。實驗室排出的廢棄物,主要分為無機類和有機類兩類廢棄物。雖然實驗室排出的廢液與工業廢液相比在數量上是很少,但由于其種類多,組成經常變化,因此最好不集中處理,由各實驗室根據廢棄物性質分別進行處理。本章根據多年來實驗室對廢棄物的處理實踐經驗,并參考相關資料,把實驗室常見化學廢棄物的處理辦法作如下探討。1 無機類實驗廢液的處理方法
1.1 含六價鉻的廢液
鉻酸洗液失效變綠,可以濃縮冷卻后用高錳酸鉀粉末氧化,直至溶液呈深褐色或微紫色后用砂芯漏斗濾去二氧化錳沉淀后再用。變黑的廢洗液可用廢鐵屑還原殘留的六價鉻成三價,再用廢堿液或石灰使其生成低毒的氫氧化鉻沉淀。1.2 含氰化物的廢液
1.2.1 于廢液中加入NaOH溶液,調整pH至1O以上。然后加入約10%的NaOC1溶液,攪拌約20分鐘,再加入NaOC1溶液,攪拌后,放置數小時(如果用氧化——還原光電計檢測其反應終點,則較方便)。1.2.2 加入5—1O%的H2SO4(或鹽酸),調節pH至7.5~8.5,然后放置一晝夜。
1.2.3 加入Na2SO3溶液,還原剩余的氯(稍微過量時,可用空氣氧化。每升含1克NaSO,的溶液1毫升,相當于O.55毫克C1)。
1.2.4 查明廢液確實沒有CN-離子后,才可排放。
1.2.5 廢液含有重金屬時,再將其作含重金屬的廢液加以處理。
1.3 含鎘的廢液
1.3.1 在廢液中加入Ca(OH)2,調節pH至10.6~11.2,充分攪拌后即放置。1.3.2 先過濾上層澄清液,然后才過濾沉淀。保管好沉淀物。
1.3.3 檢查濾液中確實不存在Cd2+離子時,把它中和后即可排放。
1.4 含鉛的廢液(氫氧化物共沉淀法)
1.4.1 在廢液中加入Ca(OH)2,調整pH值至11。1.4.2 加入A12(SO4)3(凝聚劑),用H2SO4慢慢調節pH值,使其降到7~8。
1.4.3 把溶液放置,待其充分澄清后即過濾。檢查濾液不含Pb2+后,即可排放。
1.5 含砷廢液
1.5.1 廢液中含砷量大時,加入Ca(OH)2溶液,調節pH至9.5附近,充分攪拌,先沉淀分離一部份砷。1.5.2 在上述濾液中,加入FeCl3,使其鐵砷比達到5O,然后用堿調整pH至7~10之間,并進行攪拌。
1.5.3 把上述溶液放置一夜,然后過濾,保管好沉淀物。檢查濾液不含As后,加以中和即可排放。此法可使砷的濃度降到0.05ppm以下。
1.6 含汞廢液
1.6.1 于廢液中加入對于FeSO4(1Oppm)及Hg2+之濃度的1:1當量的Na2S·9H2O,充分攪拌,并使廢液之pH值保持在6~8范圍內。1.6.2 上述溶液經放置后,過濾沉淀并妥善保管好濾渣(用此法處理,可使Hg濃度降到0.05ppm以下)。
1.6.3 再用活性炭吸附法或離子交換樹脂等方法,進一步處理濾液。
1.6.4 在處理后的廢液中,確證檢不出Hg后,才可排放。
1.7 含重金屬的廢液
1.7.1 氫氧化物共沉淀法1.7.1.1 在廢液中加入FeCl3或Fe2(SO4)3,并加以充分攪拌。
1.7.1.2 將Ca(OH)2制成石灰乳,然后加入上述廢液中,調整pH至9~ll(如果pH值過高,沉淀會再溶解)。
7.1.1.3 溶液經放置后,過濾沉淀物。檢查濾液確實不含重金屬離子后,才把它中和排放。
1.7.2 硫化物共沉淀法
1.7.2.1 廢液中重金屬的濃度要用水稀釋至l%以下。
1.7.2.2 加入Na2S或NaHS溶液,并充分攪拌。
1.7.2.3 加入NaOH溶液,調整pH值至9.0~9.5。
1.7.2.4 加入FeCl3溶液,調節pH值至8.0以上,然后放置一夜。
1.7.2.5 用傾析法過濾沉淀,檢查濾液確實不含重金屬。
1.7.2.6 再檢查濾液有無S2-離子。如果含有S2-離子時,用H202將其氧化,中和后即可排放。
1.8 含氟廢液
于廢液中加入消化石灰乳,至廢液充分呈堿性為止,并加以充分攪拌,放置一夜后進行過濾。濾液作含堿廢液處理。此法不能把氟含量降到8ppm以下。要進一步降低氟的濃度時,需用陰離子交換樹脂進行處理。1.9 含酸、堿、鹽類物質的廢液
1.9.1 查明即使將酸、堿廢液互相混合也沒有危險時,可分次少量將其中一種廢液,加入另一種廢液中。1.9.2 用pH試紙(或pH計)檢驗,使加入的酸或堿的廢液至溶液的pH約等于7。
1.9.3 用水稀釋,使溶液濃度降到5%以下,然后把它排放。